(周末特稿) 中关村企业为何长不大

  作者:中国证券报 黄威   日期:2001.11.10 11:18 http://www.stock2000.com.cn 中天网

    科技商务西区、软件园、生命科学园、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北区扩建……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环保产业……,热火朝天、欣欣向荣,无人怀疑中关村是中国知识经济的象征,“入世”之后的中关村将更引人注目。

    但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经过20年的创业发展,中关村仍有6000多家中小企业处于没有规模的初创期,资产上千万元的企业仅200余家,行业龙头型企业更是屈指可数,同时也未形成上、中、下游产品配套发展的产业链。

    中关村企业,为何长不大?

    产权不清,折磨着老企业

    四通集团总裁朱希铎的办公桌后挂着一张巨大的油画,画面上是一只载着耕牛的小船,在乌云密布的大海中劈波斩浪。朱希铎说,他喜欢这幅画的意境,因为它喻意了企业目前“负重向前”的处境。

    作为中关村街上最早创办的企业之一,四通集团是靠借款2万元起家的。但在企业成为拥有10多亿资产、52个联营企业的大型企业之后,却一直难以解决产权的归属问题。前年,四通借鉴国外经验,设计出管理者融资收购(MBO)方案,期望用这种“冻结存量、界定增量”的方法,逐步解决企业的产权矛盾。当时,经济学家对这一方案颇为赞赏,称其“为我国民营企业的产权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解决途径”。

    然而,MBO的实施只是清晰了四通的部分资产,而整个集团的产权关系依然不清。朱希铎谈起这件事时语气沉重:“把老四通一块块地装进新四通里是不可能的。四通集团还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它卖了一部分资产,存量还是那么多,只不过资产的形态变化了而已,它还有它的体系,无法回避历史。”

    据了解,四通至今仍被产权问题所困扰,因此在企业的整体发展定位和组织体系上还遗留着原有的毛病,如内部多方势力的互相牵制、既定战略和想法难以落实等。尽管今天的四通正在努力向国内知名系统集成商的方向实行业务转型,但前进的步履十分艰难。

    由科学院贷款20万元发展为上百亿资产的联想集团,现已成为行业领头羊,但董事会主席柳传志却一再向记者强调说,“联想走了近20年才壮大起来,发展的步子太慢、太艰难,其模式不适用于中关村其它企业。”

    联想的产权改制方案中要把35%的资产从最初分红权转成股权奖励员工,因为执行时没有参照的具体政策依据,管理部门有的怕国有资产流失,有的怕担风险,拖了3年多才于近期解决。由于联想的方案无法借鉴,方正、希望、大恒等同样也是国有民营机制的企业,只好把其产权改制方案暂时搁置下来。

    中关村早期创办的企业大多是以国有、集体所有制注册,筹资借款发展。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产权不清带来的弊端日益突出。有的表面看企业是一个整体,实际上是“诸侯割据”,创业者各人把持着一块资源,各自为政;有的创始人不得不背叛原有的企业,通过新创办一个产权清晰的企业获得利益;还有的企业出现了盲目扩张、在职消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本应获得的更快更高的增长。

    经济学家张维迎近期在一次研讨会上评价说,产权不清是阻碍中关村老企业向产业化、国际化迈进的核心问题。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关村还有近2千家企业被产权问题所纠缠。

    融资瓶颈,勒出一批“小老企业”

    方志平是中关村一家软件企业的小老板,他与伙伴开发的游戏、学习等软件趣味性高、市场前景好,但在筹措企业更大规模发展资金时却屡屡碰壁。他苦恼地问,听说现在有数百亿资金在中关村地区转悠,为何却难以落在“等米下锅”的中小企业上?

    资金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在中关村表现得非常明显。一方面,目前与中关村结为合作关系的各类金融机构已有60多家,各种信贷资金有270多亿元,前来联系洽谈的国内外投资机构80多家,仅今年初园区举行的项目洽谈会上驻京50多家投资机构就带来资金上百亿元。“村”内的中关村科技、紫光、联想等挂牌上市的大企业,近年相继建立了自己的风险投资机构,开始从创办实业向“科技加资本”的更高层次运营。

    而另一方面,中关村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却很难筹到资金。近期一项调查表明,中关村数千家中小企业中只有近200家初步具备在我国即将开通的二板上市条件,绝大部分企业要靠风险投资等其它方式融资,而已获得风险投资和担保银行贷款的企业却不到400家。

    “资本市场的相对滞后已成为障碍中关村发展的主要瓶颈”。北京市副市长、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刘志华把融资渠道不畅列为企业难以快速长大的主要原因。

    园区管委会调研室主任赵慕兰认为,目前我国基本是依据《公司法》来设立创业投资公司,大量的风险投资不得不采用传统的投资方式运作,从而风险投资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也造成风险投资的运作成本过高。

    “只有企业,没有产业”

    有关部门曾做过问卷调查,中关村有部分中小企业说能够自给自足、维持生计就很满意了。同时,大部分准备吸纳风险资金或是有意与其它企业合并的企业,均表示要建立新的企业自己必须控股作“主人”。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景安分析这一现象时说,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通过联合购并的方式也能很快长大。著名的美国思科就是由于每年购并20多家中小企业而快速成长。中关村企业家中不少人有“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小农经营思想,他们更关心的是怎样使企业离不开自己,生怕企业搞大无法控制。一些企业只是埋头经营自家的“两亩三分地”,既不考虑地区的整体发展,也不愿与其它企业联手发展,所以园区大中小型企业之间至今也没有建立起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海淀园副主任邵欣平说,有人认为中关村“只有企业,没有产业”,意思是这里还没形成上、中、下游产品配套发展的产业链,这与没有建立区域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关系有关。例如,中关村的产业发展规划中把电子信息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其产业已占到园区整个产值的60%以上,其中软件出口量达到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但由于产业的整体力量没有发挥出来,企业的平均利润偏低。去年园区的电子产业利税率仅为9.4%,远低于国外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因此,如何落实产业发展措施、协调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已是管理者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迫切课题。

    成本过高,掐住了创业者

    从南方沿海城市到中关村做电脑配件生意的张林,在一家电子市场租一个仅3米长的摊位,月租要5000多元。他不平的说,“除去租金、杂费,每月所赚的利润是很微薄的”。而在一中档写字楼开了家小电脑企业的李建军则坦言:“像这样档次的写字楼竟然每平方米每天要6元钱,在北京任何地方都没有这么高”。他流露出要搬出中关村的意向。

    一些留学生谈起在中关村创业的体会时说,与国内外许多地方相比,中关村地价房价较高、写字楼租金较高、公寓租金也较高,这些因素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使一些创业者望而怯步。

    据了解,中关村一带的房价攀升之快,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目前中关村高档写字楼每平方米每天需要8元至10元,低档的也要3元左右。

    环境,催生中国的旗帜企业

    在一些专家眼中,中关村是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硅谷”的地方。

    利用知识创业,正在成为中关村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园区去年新注册企业1800余家,平均每天涌现5个新企业。这类20世纪90年代后期崛起的“新生代”企业有着鲜明时代特点,即创业者年龄轻、学历高,大多在20至30岁之间,其中博士生占到60%;从事的领域都是信息、通信、新材料、生物医药、科技农业等当代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且呈爆炸式发展。例如由清华大学几名学生创办的视美乐公司,连续获得两期风险资金的支持,仅用一年多时间就把自己发明的大屏幕投影电视从中试、批量生产推向市场。

    企业的技术支撑,正由二次开发向“源头”创新型开发扩展。中关村企业的早期开发大多是跟踪国外先进技术,进行符合国情的开发推广。如今自主开发的高科技民族品牌,源源不断地从这里推出。例如,联想电脑、方正激光照排、紫光扫描仪、四通利方中文平台、用友财务软件、北大血脂康等,由此带来骨干企业不断壮大。

    此外,全球的创新资源不断向这里汇集,中关村的企业在与国际大公司相互竞争和碰撞中逐渐成熟。近些年国际著名大企业陆续在中关村或周围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国内的新兴企业更是把中关村作为自己的技术创新基地或产品开发中心。

    身为中关村“村长”的刘志华对近年一批由海外学子归国创办的企业赞不绝口:“应该把中关村乃至中国未来的目光,放在既掌握先进技术、又懂得国际市场规则的留学生企业上”。

    在北美有20多年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及CPU设计经历的李德磊,3年前回中关村创办中芯微系统技术公司,于今年4月完成了涵盖当前国际集成电路工业技术所有方面的设计开发工作,成功地推出“方舟-1”CPU芯片产品,表明我国已拥有CPU芯片设计及产品化的全程技术能力。

    今年33岁的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电子工程学博士邓中翰与他的伙伴,于1999年10月在中关村注册创办了中星微电子公司,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开发设计出国际领先的COMS数码拍摄芯片技术、超低能无线通信芯片技术,一次性完成了上百万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推出了“星光一号”拍摄用芯片,在韩国、台湾加工生产,并被飞利浦、联想等国内外著名厂商采用。

    中关村确实有这样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创新企业。如果有良好的体制和环境,中国的“IBM”和“微软”将在其中诞生。


相关文章:
  •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直逼万家(中国证券报) 2001/11/05 10:20
  • 琼民源如何变成了中关村(中国证券报) 2001/10/27 11:14
  • 段永基:使中关村科技变“脸”-贺志刚- 2001/10/26 12:59
  • 中关村 放量换手,后市有反复(上海证券报) 2001/10/25 13:11


  • 关闭窗口】 【今日全部财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