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动的业绩:从年报看大股东易主的影响

  作者:平安证券 高利   日期:2001.03.28 09:28 http://www.stock2000.com.cn 中天网

    对目前已公布2000年报的上市公司业绩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个典型现象———在2000年中因更换大股东而实现控制权转移的公司,其总体业绩升幅明显大于上市公司的整体水平。根据统计,在最先公布2000年报的536家公司中,有23家在年报中公布了第一大股东的变更,而其平均主业收入和主业利润增长了31.4%和61.5%,平均净利润从1999年的822万元增至2000年的7440万元,增幅超过8倍,每股收益相应地从1999年的0.096元增至0.302元,而这536家公司的平均增长水平不超过25%。

    新东家带来高收益

    大部分出现控股权变化的公司都带来了主业的变化,而且基本上是以新兴产业取代原有的传统产业。这种变化使部分公司2000年业绩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如进行了彻底资产置换的创业环保,公司跳出了传统化工产品的经营,一跃成为以环保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企业。虽然公司对新资产的经营期只有11天,但其2000年主营利润及净利润大幅增长,每股收益由1999年亏损0.28元上升为0.13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1.99%。1999年底,东盛集团入主同仁铝业后实施了彻底的资产置换及大手笔的资产收购,快速实现从传统铝冶炼产业到高科技生物医药产业的转型,并更名为东盛科技。其2000年报显示,尽管股本规模扩张了一倍,公司主营收入及主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1.13%和136.87%,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8.19%。类似的还有青鸟华光、金融街、北商技术、新宇软件等。

    另外,有些公司在完成控制权的转移后,业绩增长尚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但却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2000年5月信联股份的大股东转为北京华信电子企业集团后,公司的主业从轧钢业向有线电视转移,拥有湖北、长春两大电视网的权益。2000年8月泰山旅游第一大股东变为浪潮集团后,更名为齐鲁软件,剥离了原泰山旅游的索道业务,装入齐鲁软件包括通信、系统集成等优质软件资产,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

    非主营收益显神奇

    从对比数字可以看出,这536家公司的主业收入、主业利润与净利润的增长幅度都在24%-25%,而大股东易主的23家公司上述三项指标的增长幅度出现了明显的不均衡,净利润的增幅比主业收入的增幅高出30多倍,显示出部分公司业绩的提高依靠投资收益或其它非经常性收益,其目的就是在短期内达到“摘帽”或配股资格的要求,财务性并购的特征明显。

    赛迪传媒2000年每股收益由亏转盈为0.09元,每股净资产为1.01元,恰好超过了其面值,因此具备了“摘帽”条件。而如此巨大的利润增长主要来自存货跌价损失和投资收益。2000年9月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成为大股东后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重组和股权转让,使其获得巨额投资收益,而且存货的升值也带来巨大的收益。与此类似的还有现已更名为深信泰丰的ST深华宝和已更名为世纪兴业的中天企业。

    虽然依靠非经常性收益提高了短期业绩,但公司的长远发展却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依靠出卖资产或债务重组改变的只是财务报表上的某些指标,并没有实实在在地增加企业的现金流,从根本上改善经营状况。因此,上市公司要想彻底摆脱困境,只有靠强有力的主业真正形成“造血”机制,从而保持业绩的持续增长。

    仍有“一次亏个够”

    由于2000年资产重组再掀高潮,不少公司完成了借“壳”过程,为了新大股东的长远利益,与采取各种手段急于让上市公司短期内大幅提高业绩相反,有些公司出现″让我一次亏个够″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前几年曾经频繁出现。

    在2000年报中,换了大股东的ST银山、ST西化机和ST幸福都出现了亏损增加的局面。ST银山在1999年每股亏损0.41元的基础上,2000年每股亏损增至0.51元。而2000年9月,ST银山占总股本57.77%的国有股分别转让给山西汇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海南省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超明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ST西化机2000年销售收入剧减的同时,管理费用不降反增,上升了12%,应收帐款的比例也骤增,存货更增加了43%,而资产负债率由1999年度的74.6%上升至88.3%。公司亏损额从1999年的每股0.135元增至2000年的每股0.507元,每股净资产为0.421元,已跌破股票面值,并加入了“ST”行列。

    名流企业在2000年成为ST幸福大股东后,面对一个烂摊子,在2000年财务处理上,对历史遗留问题计提了坏帐准备11963万元,整体出售汽运公司形成投资损失4360万元,计提或有负债损失7502万元,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745万元,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1654万元。由此,公司非经营性亏损达28002万元,加上经营性亏损2599万元,全年亏损30601万元。显然,这种处理手法是为了今后的轻装上阵。


相关文章:
  • 年报显示:次新公司“变脸”戏尚未落幕(海通证券)-王璐- 2001/03/28 08:24
  • 目前已公布的年报显示:家电企业几家欢喜几家愁(上海证券报)-王璐- 2001/03/28 08:18
  • 年报显示:独立董事走向务实(证券时报)-刘幼萍- 2001/03/15 08:03
  • 已公布年报显示:配股敦促公司派现(中国证券报)-姚备- 2001/01/19 11:57


  • 关闭窗口】 【今日全部财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