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绩优股中集暴跌:中金曾率基金造访广东

  作者:    日期:2004.11.10 11:00 http://www.stock2000.com.cn 中天网

    作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039.sz,以下简称“中集集团”)的董秘,于玉群最近才体会到,什么叫做“高处不胜寒”。

    11月8日上午11点,当记者来到于玉群的办公室时,一批券商和基金的研究人士前脚刚刚离开,于玉群告诉记者,他们此番前来的目的和记者并无两样。

    而在当天下午深圳证券交易所举办的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上,10家公司当中,中集集团更是出尽风头,在两个小时的交流中,通过网络或者电话提出的问题加上公司方面的回答,内容竟然达到了25页。这忙坏了出面与投资者交流的副总裁吴发沛与董秘于玉群。

    毫无疑问,这一切都和中集集团出人意料的业绩及股价暴跌有关,其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中集集团每股收益高达1.76元,成为深沪两市“第一绩优股”。与此同时,11月3日和4日,在大市普涨的情况下,中集集团连续两天均以6%的跌势往下冲,两个交易日内共成交7.2亿元。由于中集集团的流通市值为深市第四大,受其拖累,深证成指的跌幅也远远超过上证综指,达2.60%。

    从10月27日——也就是中集集团公布第三季度报告的前一天——迄今,中集集团的股价从25.2元跌落到最低20.22元,截稿前回涨至21.03元,最大跌幅超过20%,对于两市“第一绩优股”来说,这的确不太寻常。

    中集辟谣

    11月4日,中集集团忽然发布公告,对于公司业绩情况进行了说明,着重强调了四点:一、近几年全球集装箱行业持续景气,公司销售收入同步增长;二、近年来公司应收账款变动与销售收入变动是一致和正常的,有关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是完善的;三、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负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的季节性因素和原材料资金占用;四、近几年公司集装箱毛利率水平是基本稳定的。

    实际上,这份声明颇为出人意料,据记者查询,截至声明发表,媒体尚无完整的文章对中集集团业绩作出质疑,更多的是网上流传的各种传言罢了。于玉群向记者表示,公司发布此澄清公告是应交易所的要求,而且此前公司也接到很多股东的来电,所以作此决定。

    而事实上,中集集团的财务报告也格外吸引眼球。

    季报显示,7-9月,公司每股收益高达0.8409元,大约相当于一二季度业绩之和,尽管全球集装箱市场增长迅速,但是在短短一个季度中出现这么大的增幅,还是令人感到相当意外。

    另外一个更加令人疑惑的问题是,半年报显示,尽管其每股收益高达0.92元,但是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却为-9.4亿元,这实际上意味着公司的经营收入是以大量的应收款产生作为代价的,其应收款亦从去年底的32亿元剧增到上半年的62亿元。

    同期,中集集团的借款急剧上升,2003年12月31日的借款余额为5亿元,2004年6月30日借款余额为25亿元,6个月增加了5倍。

    对此,于玉群向记者解释,集装箱行业的收款期为3-6个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提高,也就伴随着应收款的增加,而借款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业务扩大,资金需求量增大所致。

    过去十年,世界范围的集装箱市场年均增长6%。“那么,中集集团如何在一个年均增长6%的行业里取得一倍左右的增长呢?”记者问道。

    于玉群回答:“因为我们的市场份额增加了。”

    然而,在一个不十分透明的市场中,一旦各种猜疑和股价下跌结合起来,一切似乎就变得隐晦起来了。

    中集集团感到尴尬的是,它的这次股价下跌,被市场人士与近日频频做空的中金公司联系在一起,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了各种传言,甚至中集集团的业绩被解读为“配合中金的客户出货放利好”,这令于玉群相当忿忿不平。

    中金身影

    中集集团今年的累计涨幅高达90%,“9.14”以来的涨幅也近40%。从公开资料上可发现,在近一年时间内,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曾多次上了交易“龙虎榜”。如10月8日中集集团涨幅为9.76%,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赫然名列榜首,其成交金额为2738.8万元,占当日成交量比例为6.35%。

    中金最近的遭遇颇有“过街老鼠”的味道,以至于媒体直斥其为“空军司令”,而实际情况也让中金授人以柄。

    11月1日,成交记录显示,一直为机构大客户服务的中金旗下营业部一举占据了东方集团(600811.SH,跌幅9.98%,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上海陆家嘴东路证券营业部名列榜首)、大商股份(600694.SH,跌幅9.99%,中国金融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名列榜首)、新农开发(600359.SH,跌幅9.26%,中国金融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等3只跌幅居前个股的成交量榜首。11月2日,中金营业部又现身下跌7.09%的沪东重机600150.SH,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上海陆家嘴东路证券营业部 。此前,其也出现在伊利股份(600887.SH)和深万科(000002.SZ)的成交榜中,中金遂成了空头的“根据地”。

    此外,中国联通(600050.SH)刚公布的三季报披露,今年7月,曾因配股包销而持有中国联通9965万股的中金公司,到9月末已至少减持了近2/3。

    而一份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日期为11月2日、署名为中金策略组邱劲的分析报告指称,“在2004年12月之内仍将加息25个基点,以缓解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如基准利率变动50个基点,则大盘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我们认为,本次调整的目标位在1100-1140点,不排除市场可能会出现类似2004年6月-9月中旬的单边下跌走势”。这份报告更加重了市场对中金“做空”的疑虑,但是中金随后出面否认。

    同样,对于“做空中集”的传言,中金亦做出了回应,其分析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中集集团仍然维持“推荐”评级。

    而于玉群也向记者明确表示:“中金不是我们的股东。”

    不过,中集集团与中金并非全无联系,2004年半年报显示,在中集集团其他货币资金项中,共计974万元人民币和12万元港币系公司子公司存放于广发证券和中金公司的证券交易保证金。

    而根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10月份,中金曾经率领包括基金公司在内的二十余名客户前来广东,对包括佛山照明(000541.SZ)在内的几家绩优公司逐一走访。记者问及中金有否前来中集集团走访时,于玉群未对此作出否认,只是说:“我们经常会接待来访的投资者,包括基金和其他机构,有时证券公司也会组织比较大的参观团来公司访问。”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士指出,从资料上看,中集集团2002年的市场占有率较上年有大幅度提高,销售收入增长了34.19%,理论上其经营业绩应当也出现同步增长,但是查询其年报时,发现2002年中集集团的净利润不升反降,为4.6亿元,同比下滑14.39%,每股收益为0.91元,比2001年的1.59元下滑了42%。2002年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净额甚至为-0.59元。公司称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原材料涨价。

    但是,据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晓刚的文章,2002年,CRU世界钢材价格指数由1月初的68.9点上升至11月初的93.7点,上升了24.8点,上升幅度为36%,中集集团的销售收入增长应当足以抵消原材料涨价的因素,而且像中集集团这样的大企业,为了防范风险,应该在上年就和供应商签订了供应合同,所以受到原材料涨价的影响更小,因此净利润出现下滑可能另有原因(不排除有隐瞒利润的可能)。

    蓝筹危机?

    质疑每年的第一绩优股,也许已经成为一种惯例,如去年的两市第一绩优股夏新电子(600057.SH)录得1.429元的每股收益,也曾经受到各方诘难。

    市场人士认为这种质疑无可厚非。

    “对于绩优股持怀疑态度,固然是股市长久以来造假盛行导致的诚信危机,但这种质疑也不无好处,通过外部监督使得上市公司能够更加透明。”业界人士评述。

    国泰君安机械行业研究员许运凯则向记者表示,关于中集集团业绩造假的传言站不住脚,外界普遍预计中集集团今年全年业绩为2元左右,但是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集的全年业绩应该在此之上。

    许运凯认为,中集集团业绩的增长有三个方面因素,首先是产销量的增加;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中集集团的全球份额高达56%,拥有非常强势的产品定价权;第三,从1995年起,集装箱的价格一直在回落,1995年每个标准箱(TEU)的平均价格是2500美元,到2001年仅为1350美元,现在的平均价格又上升为1900美元。

    至于本次中集集团暴跌,许运凯认为是基金的获利回吐,基金是在去年底增发时拿的筹码,每股价格为15元,经过10送6之后,价格一度高达25元,复权价格则高达40元。同时,集装箱的行业周期是5年,第六年为高峰期,今年中集恰逢高峰,明年尽管还能增长,但是肯定没今年这么高。

    许运凯亦承认,有关机构对后市的看空对于中集集团暴跌有很大影响,中集集团一直是二线蓝筹股的领头羊,机构对下半年市场不看好,中集集团难免首当其冲受冲击。(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闭窗口】 【今日全部财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