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啤香港独立上市尚难定夺

  作者:    日期:2004.11.01 15:50 http://www.stock2000.com.cn 中天网

    进入10月,燕京啤酒(000729)扩张脚步迈进一大步,燕京啤酒增持惠泉啤酒(600573)法人股股权13093.1万股。 

    此次收购,还有待于中国证监会豁免其全面要约收购义务。若豁免生效,燕京啤酒将总共持有惠泉啤酒52.37%股权,由相对控制人晋级为绝对控制人。 

    规模扩张仍是啤酒企业保持强势地位的重要举措,基金、机构重仓股燕京啤酒亦不例外。而基金经理们眼睛盯着燕京啤酒的下一步:能否独立在香港上市? 

    赴港上市说

    今年7月,北京控股(0392)董事会副主席兼总裁张虹海曾在港对媒体表示,旗下燕京啤酒不排除日后分拆在港上市,但目前尚未有时间表。 

    这一说法引发投资人的广泛关注。此前,北京控股已经将三元食品有限公司(600429)分拆上市。 

    北京控股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北京控股”)是北京市政府的窗口企业。1997年5月29日,在香港正式挂牌上市,并成为当时一大热门红筹公司。北京控股旗下共7大产业,分别是零售业、奶制品、啤酒、基建、旅游、高科技及地产。 

    1997年5月29日,燕京啤酒首次参加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组织的北京控股在香港红筹股上市;同年6月25日,燕京啤酒又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取得了“红筹背景,A股身份”的股权结构模式。 

    目前,北京控股持有燕京啤酒55.45%的股权。 

    迟滞与选择

    国内同时发行H股、A股的企业不在少数,同业青岛啤酒就是一例。在新一轮啤酒业整合中,赴海外融资,谋取收购资金以扩张疆域,理应吸引燕京啤酒。 

    然而,《证券市场周刊》了解到,对于赴港独立上市,燕京啤酒比较“犹豫”,特别是在目前啤酒行业整合如火如荼的大势面前更显“彷徨”。 

    今年5月,以哈尔滨啤酒(0249.HK)股权为标的,全球两大啤酒厂在香港联交所展开了一场股权收购激战。5个月后,全球第一大啤酒Anheuser-Busch(下称AB)完成了对哈尔滨啤酒的要约收购,最终以50多亿港元获得哈啤99.9%股份的股权。 

    尽管在“哈啤争夺战”败给AB,但世界第二大酿酒商SAB Miller PLC(下称SAB)把29.4%的哈啤股份转让给竞争对手,却净赚1.24亿美元。凭借收购所得,SAB展开了凌厉的攻势,在江苏连下三城。 

    AB、SAB已经通过各种股权投资方式,已渗透到中国啤酒业的枝桠,而燕京啤酒是国内大型啤酒企业中惟一还没有外资进入的企业。 

    目前,燕京啤酒拥有中国市场10%的份额,位列三甲,其中北京市场高达90%,是华北区域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导者。 

    知情人士向《证券市场周刊》证实,最近几年当中,一直有外资啤酒巨头寻求和燕京啤酒的参股、控股,其中包括AB公司等大公司,“世界前十强几乎都来了。” 

    张虹海曾表示,早于10年前,就有外资欲高价入股燕京啤酒,近期更有国外投资人“登门拜访”。他曾与燕啤董事长李福成洽商过,但李福成认为,现在不是出售燕啤最佳时机。 

    张虹海说,啤酒业务虽然不是集团核心资产,但过去两年啤酒业务发展良好,故集团肯定不会放弃燕京啤酒的控股权。但他指出,北京控股有倾向让燕京啤酒整体上市,首选地则在香港。 

    对此,燕京啤酒副总经理李颖娟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一切皆有可能。不过,李颖娟强调,目前在北京控股内部还没有任何一块资产可堪媲美燕京啤酒给其带来的优厚回报。 

    即便在燕京啤酒内部,对赴港上市的目的与时间表也并不完全知晓。 

    “燕京啤酒不缺钱,我们也已经有了A股市场的畅通的融资渠道,为什么还要去香港上市呢?”燕京啤酒一位高层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北京控股目前也是境况不佳,在这种大环境下,他们怎么可能把燕京啤酒这么好的一块资产独立出去,拱手相送呢?” 

    李颖娟的话倒是非常明确:究竟是否从北京控股中独立出来在香港上市,北京控股方面的意见是:尊重燕京啤酒的选择。 

    增持惠泉构筑霸业

    今年初,在燕京啤酒和惠泉啤酒(600573)收购的签约仪式上,《证券市场周刊》就燕京啤酒和惠泉啤酒是否会在未来“融为一体”时发出疑问,是时,燕京啤酒董事长李福成和时任惠泉啤酒董事长的程汉川均讳莫如深,笑而不答。 

    而今,谜底已揭晓。 

    燕京啤酒10月11日公告,耗资1.31亿元现金增持惠泉啤酒14.22%股权。如果此次股权转让成功,燕京啤酒将总共持有惠泉啤酒法人股13093.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2.37%,由相对控制人晋级为绝对控制人。 

    对于收购,燕京啤酒董事长李福成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今后燕京在华东、华南和西南市场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布局。 

    今年,燕京啤酒继斥资收购桂林漓泉啤酒和惠泉啤酒后,还设立了华南事业部。如此一来,燕京啤酒可以借助相继收购的桂林漓泉啤酒、福建汇源啤酒、惠泉啤酒和湖南、江西的生产厂,在整个东南、华南地区构筑牢固的市场格局。 

    李福成继续强调,中国啤酒业今后发展的结果会向美国和日本模式发展,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当几大啤酒厂商的规模、实力和网络达到势均力敌时,为防止两败俱伤,必然要达成一定的协议。 

    李福成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最后留下来的啤酒企业应该只有 10 家左右。 

    燕京啤酒的副董事长兼惠泉啤酒董事长李秉骥表示,一些企业的教训让燕京啤酒引以为鉴。燕京啤酒仅仅拥有惠泉38%的股权,一旦有国外资本或企业买入的股份超过燕京,我们就将在这个刚整合好的企业失去控股位置。所以我们希望绝对控股。 

    对于同业竞争问题,信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谢思敏律师向《证券市场周刊》指出,所谓的同业竞争问题其实已经是“过去时”,因为相关的问题在燕京啤酒第一次收购时通过豁免要约收购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谢思敏强调,此次收购应该叫做“增持”,是解决燕京啤酒对惠泉啤酒如何由相对控股到绝对控股的问题。在法律上没有任何的困境。 

    “燕京啤酒已经有了桂林漓泉,还有惠泉啤酒这个年产55万吨左右的大厂。2002年,燕京啤酒还以2450万元成功地收购了福建汇源啤酒公司,并在此基础上扩建成年产30万吨的生产基地。现在加上华南事业部的成立和新厂的建设在即,燕京啤酒对南方市场的野心不容小觑。”业内人士称。 

    燕京啤酒一直保持着稳健的企业运营风格。在对北京市场占有率达到85%之后,公司才开始立足华北、进军全国,目标企业集中在江西、山东、湖南等地,边开拓边巩固,缓步推进。 

    李颖娟表示,公司的收购思路是选择强强联合的道路,一般要求并购企业的产能在10万吨以上。对于兼并的企业,必须做到兼并一家,做好一家。 

    “燕京啤酒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逐渐形成全国性的网络布局,我们要在今后不断选择好的合作伙伴。”李福成透露。 

    燕京啤酒的这些努力也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认可:流通A股,最引人注目的是社保基金107组合和瑞银分别居第七和第十大流通股股东;可转换债券也是机构云集,其中两家QFII瑞银和花旗分别为第二和第十大持有人,社保基金201组合为第四大持有人。 

    外资争宠不为所动

    中国啤酒产量在持续9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后,2002年终于以2386.83万吨的产量名列世界第一。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指日可待。据中国酿酒协会啤酒分会提供的信息,燕京啤酒产量在世界名牌啤酒中列第18位。 

    对于最后一块诱人的“肥肉”,中外啤酒巨头们谁都不会轻言放弃。 

    “除了苏格兰纽卡斯尔,凡是进入中国的国外啤酒巨头都找过我们!”李颖娟说:“我们对前来接洽的外资啤酒企业,都要求对方说明合资、合作能给燕京带来什么好处,是经营管理上的,还是市场份额上的,再或者是技术水平上的,结果没有一家能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李福成显然更加深谋远虑:“从燕京啤酒的整个竞争环境来看,我没有跟外资‘封口’,我对所有有兴趣的外资说,燕京啤酒暂时没有考虑结婚的问题,如果考虑结婚问题,我都可以把你们作为谈恋爱的对象。” 

    “有外资打算跟我谈怎么办?我回答的很简单:从目前看,燕京啤酒还没有外资资本的进入,从品牌看,燕京啤酒也没必要。”李福成很是自信。 

    李福成表示,外国资本利用渗透的方式,进入中国啤酒市场,引发了新的竞争。这和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那场竞争不同,那是一场不出国门的国际市场竞争,竞争可谓惨烈,“但我们毕竟在竞争中得到了锻炼。面对新的一轮竞争,中国企业已能够与国外品牌同台竞技,不甘落后。竞争不是战争,竞争是一场马拉松,在阶段性领跑,不一定在最后是第一。”(证券市场周刊)


关闭窗口】 【今日全部财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