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当家”不会当家:募集资金趴账上却举债度日

  作者:    日期:2004.09.15 11:04 http://www.stock2000.com.cn 中天网

    好当家(600467)超过2.16亿元的IPO募集资金趴在账上,却还要大量举债、四处借款,这个耐人寻味的“家务”究竟是如何打理?

    “我们借款是为了解决企业发展的流动资金”,好当家公司董事会秘书戚燕告诉中国经济时报。

    对此,一位投行人士产生疑问:“如此冠冕堂皇的解释很难令投资者信服,在短短几个月内向银行借款近2个亿,非常奇怪的是这些巨额资金竟不知用在何处,是不是集团利用上市公司给大股东‘圈钱’?这些巨额款项是否按照《董事会议事规则》的程序来执行?因此对于好当家巨额融资之迷,公司有必要给投资者做详细解释。”

    巨额举债“打补丁”的背后

    9月7日,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一则公告称:好当家于2004年8月3日披露了《公司2004年半年度报告摘要》和《公司2004年半年度报告》,但由于工作人员疏忽,遗漏了有关内容,现补充披露2004年新增银行借款总计1.85亿元。 

    消息一出,市场一片惊讶:一个半年报“补丁”竟牵出了9笔短期银行借款,其1.85亿元的银行借款均由好当家集团公司提供担保(见附表)。

    9月10,对于该9笔银行借款明细,好当家公司证券部的王小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电话采访时表示:“这些贷款都是为了解决我们公司的短期流动资金,具体的事项和原因你咨询我们公司的董秘,她出差了,你下礼拜打来。”

    天信投资的石长军认为:“好当家4月份才上市,大部分没有利息的招股募集资金在银行睡大觉,还要举债、叫穷,这么大的银行贷款在半年报中一笔带过,没有具体的说明举债原因和用途,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西部证券投资银行部的俞向前说:“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向银行借款近2个亿,非常奇怪的是这些巨额资金竟不知用在何处,还有这些借款非常集中、是否按照《董事会议事规则》的程序来执行?”

    一位市场人士还说,以前许多上市公司巨额资金流向不明,其大部分都被大股东无偿占用,将上市公司作为“提款机”,是不是好当家集团利用上市公司给大股东‘圈钱’?

    在好当家巨额举债、半年报“打补丁”之后,带给市场的却是一长串的问号。

    令人疑惑的解释

    我们可以从2003年半年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截止2004年6月30日,好当家的财务报表中还有2.83亿元的货币资金,比2003年12月31日的2920.8万元有大幅的增加。据公司对此注释表明:861.97%的增幅主要是报告期内募集资金增加所致。

    但是,我们用2.83亿元的货币资金减去募集资金余额2.17亿元后,还有6600万元的自有货币资金。既然有这么多的自有货币资金好当家为何还要向银行大额举债呢?

    9月13日,对于这一系列的疑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再次拨通了好当家董秘的电话。

    董秘戚燕说:“我们收到4亿多元的募集资金之后,有8000万支付了银行贷款,还有一部分用于支付募集资金项目的工程欠款,其余都是依照证监会要求,专户存放,由于募集资金不能随便使用,所以公司为了生产经营中的流动资金就向银行借款,其中有3000多万是用来发放股利,1800多万是用来支付1-6月份的工资,其他都是用于短期流动资金。”

    对此解释西部证券的俞向前认为:“股利、工资怎么能够用银行贷款来支付,那么公司在上市之前是不是也用银行贷款来完成这一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怎么能够信任一个连工资、股利都要靠银行借款来发放的企业?利润的真实性从何而言?因此对于银行借款必须要按照董事会的议事规则和程序来严格执行。”

    9月14日,好当家给中国经济时报发来了一份《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从内容来看并没有对贷款、运作权限做出明确的界定,而是一份类似于法规条例的格式化文件,其中在董事会日常工作制度中的第4条中描述:关于公司的重大投资、贷款、资产抵押及担保的相关合同由董事长代表公司签订对外经济合同。而对于投资、贷款、资产抵押及担保的权限大小没有任何描述。

    好当家董秘戚燕解释说:“这个议事规则是公司律师做的,是按照交易所的格式进行的,对于权限描述是比较含糊,但是我们在董事会投资议事规则里面和2003年年报里面对此做了说明,这些都未向外披露所以无法给你。”

    贷款究竟怎么用?

    9月14日,好当家的财务经理宋荣超说:“你可以看我们的现金流量表,里面已经说明了,现金流入小记1.69亿元,其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1.476亿元;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1868万;支付的各项税费1640万;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817万。”

    当记者问及为何全部用银行贷款来支付这些费用?企业的盈利和自身的现金流呢?财务经理宋荣超说,这些都在公司的资金账户里面,没有细分,因此他也不知道银行借款使用了多少自有资金用了多少。

    若资金混合使用,不知道使用范围换句话说,就是对借款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也就不得而知。

    董事会秘书戚燕对此补充说,9月7日的补充公告,披露了向银行借款1.85亿,实际上1.5亿是用来还旧款,新增借款只有3500万。

    作为一个公众公司,不管是新增贷款还是“借新还旧”,都应该对投资者明确的说明,对于资金的用途和效益更应该明示,否则会让投资者产生误解。因为一个公司上市之后,每一个举动都牵系着投资者的命运。

    目前市场对好当家巨额融资使用之迷产生的质疑,究竟是信息披露不完善之过?还是上市公司另立名目为大股东恶意“圈钱”呢?本报将继续关注。(中国经济时报)


关闭窗口】 【今日全部财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