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钢收购迷雾的背后

  作者:中国证券报    日期:2004.04.07 14:55 http://www.stock2000.com.cn 中天网

    大冶特钢(000708)彷徨在十字路口。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冶钢被收购事件”,令大冶特钢的彷徨身影更加清晰。

    东钢的真实身份 

    4月6日,在停牌三天之后,大冶特钢终于公告:中信泰富的收购对象是同处黄石的东方钢铁公司(简称“东钢”),东钢与大冶特钢及其控股股东冶钢集团不存在任何行政隶属及资产关系;只是上述三家公司董事长同为朱宪国,构成关联关系。

    这则简短公告对“收购事件”给出了一个明确说法,但业内人士认为,这仅是一个“逗号”而已,因为还有太多的疑团没有解开。 

    上月,在香港上市的中信泰富宣称:“2004年2月签订了一份收购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大冶特钢95%权益之协定。”这则消息一披露,大冶特钢立即置于舆论漩涡之中。然而,大冶特钢对此坚决否认,当地政府也保持着沉默。连日来,记者到湖北省黄石市进行了实地采访,所获得的信息却与大冶特钢4月6日公告的内容有诸多的不同。 

    在黄石,与官方的沉默截然相反的是,收购冶钢一事在市民中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收购的事我们早就听说了!”出租车司机王师傅说:“因为我们黄石有三分之一的家庭与冶钢集团有联系”。大冶特钢一位职工告诉记者,3月底公司已张贴了中信泰富收购冶钢集团的材料,并就岗位安置等事项征求了职工的意见。 

    大冶特钢4月6日的公告称东钢与冶钢集团没有隶属关系,但东钢已并入冶钢集团,在黄石却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现在公布被收购的对象是东钢,会不会是遮人耳目呢?”6日上午,市经贸委一位人士在电话中向记者一语道破天机。他说:“早在2001年11月,东钢就并入了冶钢集团,虽说它是独立法人,但市里的各种公文中都明确说明东钢是冶钢集团下属8大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之一。”这位人士还介绍说,当时上面派正在担任东钢董事长的朱宪国到陷于困局的冶钢,这样东钢就并入了冶钢集团。 

    “早在去年底,中信泰富就与冶钢谈合作了。难道中信泰富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竟然会弄不清自己收购的对象是什么?再说,东钢的产量也不可能超过百万吨呀!”一位当地媒体的同行说。就在不久前,他所在的单位已经着手准备待收购冶钢的事尘埃落定后如何报道的问题了。 

    不过,收购冶钢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黄石市委一名参与全市企业改制工作的人士透露,冶钢与中信泰富合作一事之所以暂时被“封存”,其中一个重要考虑是为了稳定冶钢上万名职工,确保当地社会安定。他认为,冶钢集团职工分流等事项安排妥当后,有关收购的结果就会“水落石出”。 

    冶钢集团沉疴缠身 

    冶钢集团的前身是张之洞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4月,冶钢以生产经营的主体部分与东风汽车公司、襄阳轴承厂共同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成立大冶特钢。1997年3月,大冶特钢7000万A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实际上,大冶特钢上市前就已陷入衰退境地。到了2000年,大冶特钢的生产经营已是举步维艰。2003年3月10日至18日,黄石市委政研室牵头,联合市经贸委、市国资办、市国资公司、市体改办、市劳动和保障局等部门组成专门小组,对大冶特钢的控股股东冶钢集团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目前冶钢集团存在较多的困难和问题,这影响了大冶特钢的快步发展。 

    从调查组起草的《关于冶钢集团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到,冶钢集团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首先,下岗失业人员多,社会保障、企业稳定的压力大。冶钢下岗职工总数达15779人(含东钢的2398人)。这些人若买断国有身份,按黄石市职工年平均工资433元计算,共需近1.7亿元。由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经济效益较好,若按同行业标准买断国有身份,则需4-7亿元。此外,冶钢集团职工养老保险资金年度缺口近2800万元。 

    其次,企业社会负担沉重,加剧了企业的困难程度。这被调查组视为制约冶钢集团发展的一大“瓶颈”。冶钢的社会职能可谓一应俱全,医院、学校、公安、消防、交通运输、商店、澡堂等应有尽有。除了企业办社会的情况外,围绕着为钢铁主业和安置职工家属子女就业服务等问题,冶钢形成了相当比重的非钢产业。据统计,冶钢办社会及非钢产业这一块有职工8000余人,资产规模占集团总资产的30%左右,每年的运转费用达1亿多元。报告还强调指出,冶钢的大部分非钢企业的资产状况和经济效益均不理想,如冶钢龙腾实业、劳动服务公司、无机盐、扬子江公司、农场等5家二级企业资产负债率均在100%以上。其中,扬子江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达236%,经营长期亏损,已成为集团的沉重包袱。 

    另一个问题是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债务负担异常沉重。在1999年享受“债转股”6.8亿元的优惠政策之后,截至2002年底,冶钢集团总负债仍高达55亿元,其中短期借款近12亿元,长期借款14亿元,应付帐款近1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9.13%,大大高于国内同行60%左右的水平。如此巨额的债务包袱,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每年光偿付利息就有1.32亿元左右。 

    上述“报告”还指出了令人担忧的一面:由应收帐款问题而引发的诉讼不断增多,造成企业国有资产在“合法外衣”下流失。截至2002年底,冶钢集团持有的大冶特钢国有股25957万股(占总股本的57.76%)已全部被有关法院冻结或拍卖。其中,被冻结21597万股,被拍卖4360万股。据测算,被拍卖的国有股由于评估价格和实际拍卖成交价存在差异,造成国有资产损失达近亿元。目前,冶钢所持有的大冶特钢38.86%的股份,已全部被冻结或质押。 

    另外,“报告”还指出,冶钢的企业生产经营达不到应有的规模,加上企业技术装备老化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不足。 

    僵化的机制,沉重的负担,导致冶钢集团重疾缠身。 

    “铁腕”人物朱宪国 

    当地人说,要谈大冶特钢,不能不说朱宪国。 

    2000年4月,“铁腕”人物朱宪国临危受命,出任大冶特钢及冶钢集团董事长。斯时,冶钢处境艰难:集团负债38.5亿元,帐面累计亏损10.5亿元,拖欠员工4个月工资。 

    1995年8月,朱宪国离开太原钢铁公司的一家分厂,来到黄石由太钢兼并的东钢出任领导职务。东钢是1958年建成的地方钢铁骨干企业,但无力应对市场竞争濒临破产——负债率高达98%,月均亏损400多万元。在朱宪国的治理下,两年后该公司开始止损,第三年实现盈利。一时间,朱宪国和他所创的“东钢经验”名声大震。 

    朱宪国执掌冶钢集团帅印被当时舆论认为“开创了湖北省职业经理人出任当地国有大型企业董事长的先河“。此类职业经理人被重用之举,在全国范围内也十分鲜见。 

    但是,“空降”冶钢之后,朱宪国要面对的却是比东钢还要严峻的局面。2000年末的一天下午,记者的办公室闯进来一个大汉,急急地对记者说:“我是大冶特钢的朱宪国,你的同事上午到公司没找到我,我马上要为公司贷款的事赶到北京,希望转告他。”他那张写满焦虑的脸,至今仍然清晰地留在记者的脑海里。 

    上任后,朱宪国把“东钢经验”又成功移植到了冶钢。上任伊始,他就响亮地提出“三年创建一流特钢企业”的奋斗目标,立志把冶钢改造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在中层干部见面会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救冶钢,必须坚决围绕效益抓技改。” 

    针对冶钢的病体,朱宪国施以铁腕,接连开了四剂猛药:一是治“奢侈病”,千方百计筹措生产资金。公司221台小车,除留5部供老干部使用外,其余全部拍卖。买断280多名干部的手机和住宅电话,收缴二级单位的小金库,对外销售一律实行现款交易;二是大力精兵简政,改革僵化的用人机制。对公司21个部门和二级单位中层以上干部采取公开招聘,机关管理部门由18个减至8个。在岗人员精减近万名;三是改革分配机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岗位绩效工资、计件工资、含量工资和项目工资等方式,改变以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四是进行技术改造。先后投资数十亿元,实施380米高炉、二号连铸机、连轧二期等6大技改项目,从而迅速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朱宪国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也使得他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若要评黄石市最不受欢迎的人,人选非朱宪国莫属。但是,从改革效果来看,朱宪国开出的四剂药方均有神效。据当地媒体报道,2002年,冶钢集团首次扭亏为盈。2003年,冶钢集团实现收入40亿元,利润达2.3亿元。133万吨的钢产量规模,使得冶钢集团位列全国独立特钢企业第二位。 

    耀眼的业绩,使得朱宪国一度被树为湖北省“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榜样”,他本人多次受到了省市高层的接见。 

    彷徨在十字路口 

    冶钢集团和大冶特钢在朱宪国的强力推进下,历经四年终于走出了困境,但是,冶钢集团的“国企病”并没有从根本上治愈。黄石市政府一位官员认为,如果没有朱宪国,大冶特钢怎么办?支撑大冶特钢管理层领导企业发展的只有个人的觉悟了,缺少激励机制。长期下去,管理层的这种动力能否持久,值得关注。 

    在大冶特钢2002年度股东大会上,记者注意到一位股东提出,公司的董事长一年才拿2万多元的工资,太少了,应该多拿点。朱宪国却说,公司在岗中层干部的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下岗工人每月只能拿400多元。如果单独给企业高管人员涨工资,在职工中通不过。他还很有感慨地说:“公司的法人股拍卖,大多一股只卖一块多钱,最低一股只卖六毛钱。可以说,目前大冶特钢的一些生产线比日本特钢的最高水平也不差!这么低的价钱,我真想买,可我却不能买。” 

    冶钢集团的改制已在省市政府拟议之中。黄石市《关于冶钢集团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中写到:鉴于冶金行业属于一般领域和充分竞争性行业,从冶钢实际出发,调查组向黄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两套深化冶钢改革的方案:一是面向海内外投资者一次性整体转让。转让方式采用现货交易。二是分离重组。就是先由政府出面,将企业社会职能和非钢产业全部剥离,再对大冶特钢和东钢为主体的主业部分进行资产重组和产权转让。 

    然而,冶钢集团的改制工作进展缓慢。据称,以朱宪国为首的大冶特钢领导班子也提出过多种改制方案,但均被有关部门否决。 

    中信泰富的出现,使得冶钢集团的改制工作有望“破壳”。近日,中信泰富董事局高层在记者会上表示,中信泰富所在的集团初期将对大冶特钢投资20亿元,预计还将投入14亿元。有关报道还称,中信泰富意欲把特钢产业打造成集团新的主业,它目前还持有江阴兴澄特殊钢厂79%的股权。2002年,中信泰富曾公告将让兴澄特殊钢厂独立上市,但2003年又宣布取消上市计划。一位证券分析员认为,可能是中信泰富觉得让兴澄特殊钢厂上市周期长,成本高,而改为收购大冶特钢则可迅速实现钢铁产业在国内借“壳”上市。 

    但是,如果“收购”最终变成现实,中信泰富和黄石市政府在短时间内仍轻松不起来。因为在钢铁行业中,大冶特钢的业绩并不突出,去年前3季度的每股收益仅为0.107元。 

    对黄石市政府及冶钢集团来说,今后他们的任务相当艰巨。市政府一位人士分析,冶钢下岗职工45岁以下的男性多,30年工龄以下的职工多。上万名职工的安置,将会给老工业基地黄石带来极大的就业压力,这绝非是用真金白银就能摆平的事。“黄石市区50万人口,就有10几万下岗工人,就业空间太小了!”这名人士说。由此看来,能否妥善安置好冶钢的下岗工人,将是这次收购能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