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进补”开春见效

  作者:中国证券报    日期:2004.03.04 09:57 http://www.stock2000.com.cn 中天网

    去年底,部分绩差公司,尤其是一些面临“保牌”、“摘帽”的ST公司,纷纷收到了来自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红包”。而随着2003年年报披露的逐渐铺开,年底“进补”给此类上市公司带来的“强身健体”功效也开始显山露水。

  今日公布的ST合成(000788)200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在2002年亏损15267万元的基础上一举扭亏为盈,去年全年完成净利润504.56万元,每股收益0.03元。但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仍然亏损7195万元的事实则说明,ST合成赖以扭亏为盈的仍然是非经常损益。其中,公司年前收到的4000万元的财政补贴功不可没。今年1月3日,ST合成曾公告称,重庆市政府为支持公司改革脱困、摆脱退市危机,同意自2003年起,由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给予公司4000万元扶持资金,共计12000万元。首笔资金4000万元已计入2003年度财政补贴收入。

  与ST合成类似,ST鼎天和ST长控去年底获得的财政补贴也成为公司扭亏为盈的重要手段。ST鼎天于2003年12月23日获得了德阳市财政给予公司一次性财政补贴1960万元,而ST长控之所以能在2002年每股巨亏11元的情况下,实现2003年每股盈利0.05元,与公司在2003年最后一天获得宜宾市财政局给予的一次性财政补贴5900万元密不可分。而两公司也得以成功摘掉了警示退市场风险的“*”。

  除了上述三家公司之外,*ST松辽、*ST百大、*ST天发、*ST烟发、*ST民百、*ST圣方等处于退市边缘的上市公司也都获得金额较大的地方性财政补贴。其中,*ST松辽获得的1亿元企业扶持发展资金,堪称最大的“红包”。此外,一些非ST公司,如湖南投资、北海新力、天颐科技、赣粤高速、四砂股份、渝钛白等公司也赶在2003年结束之前获得了数额不等的财政补贴。相信这些“红包”对于上述公司扭亏摘帽、润色业绩将会大有裨益。

  据分析,财政补贴之所以在年底大行其道,一方面是因为,在上市公司仍然被看作稀缺资源的情况下,部分地方政府把上市公司数量作为政绩,不愿在自己的任期间出现退市公司,因此会尽力保护好“壳”资源;另一方面,就财政补贴本身而言,其“短平快”的特点,对于当地政府提高辖区内上市公司业绩,进而树立当地良好的投资环境颇为奏效。当然,更多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能还是希望通过财政补贴,以解面临退市公司的燃眉之急,继而为这些公司赢得重组的时间。

  尽管原因多多,然而,对于一些绩差公司频频获得财政补贴,市场依旧颇有微辞。财政补贴通常是政府给予企业的奖励或补偿,但现在却大有演变成帮助绩差公司扭亏保牌手段的趋势。分析人士指出,财政补贴可以救得了绩差公司一时,却救不了一世,难以保证上市公司建立在良好主营业务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证券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是其主要功能之一,经营不善,连年亏损的上市公司该退的就应该退,没有必要通过“输血”来帮助保牌公司摆脱短期困境。 万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