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茉织华"孵化"上市公司

  作者:    日期:2004.02.06 08:14 http://www.stock2000.com.cn 中天网

    从远赴兰州,成为三毛派神第二大股东;到就近出击,一举收购并重组*ST民丰。自去年10月起,上市公司茉织华的一连串资本运作,使其迅速成为在资本市场一颗扶摇直上的新星。

    在两项收购背后,半明半暗浮现的一些市场传说和故事,以及带着"中国富豪"金色花环的茉织华董事长李勤夫的格外低调,又为茉织华披上一层朦胧的面纱。

    以实业起家的茉织华,是否也要长袖善舞地演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资本游戏?从浙江新仓镇走向世界的李勤夫想为茉织华打造出一片怎样的新天地?在坐落于上海恒隆广场66层的办公室,李勤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孵化器"的作用

    记者:随着茉织华的入主,即将公布2003年年报的*ST民丰扭亏为盈将成为不争的事实,来自有关方面的信息同时显示,茉织华介入的三毛派神的经营状况也日趋好转。茉织华在资本市场的运作究竟将是一种怎样部署?

    李勤夫:茉织华最初是以制衣为主业发起的公司,后来几年,企业逐步介入到印刷、造纸以及旅游和开发区开发等领域,形成跨行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目前,茉织华在服装、印刷、造纸等行业都处于领先的地位,尤其对印刷、造纸的项目投入比较少,但所投资公司的发展前景却都非常好。这时候,仅有茉织华这一个上市公司的平台,显然已经不够。

    记者:这是什么意思?

    李勤夫:茉织华已经投资参股了三毛派神,茉织华的服装主业与三毛派神的毛纺面料将寻求有机结合的机会,如果有可能,可以形成一个以纺织、服装为主业的专业化上市公司。还有,假设茉织华最终完成对民丰的控股与重组,我们将按照重组方案,将民丰原来的印染以及茉织华的印刷的业务做强做大,使其成为又一家专业化的上市公司。当初,茉织华还投资了浙江景兴纸业公司,该公司一直为上市做努力,如果今后景兴纸业成功发行上市,无疑将成为一家以造纸为主营的专业化上市公司。

    茉织华的自身功能定位,将更在于投资并培育成长性行业的领先企业,然后在培育过程中逐步分离,最终使这些企业实现跳跃式发展。

    记者:这样运作,是否会面临分拆上市的壁垒,比如,茉织华将印刷业务注入进民丰,是否会因此形成要对印刷业务的分拆?还有,这种运作是否对茉织华股东的利益带来影响?

    李勤夫:并不存在这种问题。茉织华股东将获得更丰厚的回报。茉织华现在出资6400多万元收购民丰,如果顺利,今后能够把印刷这样一个已培育成熟的实体向下移进民丰,充分利用民丰这一已上市公司的平台,将印刷业务经营发展得更好,今后茉织华股东获取的收益将是丰厚的现金回报。至于造纸,当初茉织华投资景兴纸业出资6000多万元,如果景兴纸业顺利上市,对茉织华股东的投资增值也将是巨大的。

    资本运作是锦上添花

    记者:茉织华的这种运作,是否意味着公司已经开始对资本经营更感兴趣?

    李勤夫:资本经营是锦上添花,离不开产业经营的基础。目前,茉织华的主营不是资本经营,而是仍集中精力于产业经营。我们一直全力做好能够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事情。茉织华将来仍然会致力于怎样实现主业的专业化上。

    记者:不过,近年来资本运作成为一个时髦概念,很多企业乐此不彼沉浸其中。

    李勤夫:从我的观察和总结来看,国内一些单纯靠资本经营圈钱发展的多元化企业,几乎都不能够长久,最终都要走向失败。这些年,茉织华在与国际大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感受到,这些成功的国际大企业都非常专著于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服务客户、人才培育的产业经营。茉织华在与这些国际大企业强强联合的碰撞中,实现了优势互补,也成为国内的行业引导者。

    记者;那么与资本市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资本高手或资本大锷相比,你个人目前处于哪种状态?

    李勤夫:我个人一直也愿意将精力放在企业的新产品创新、市场前沿的研究及开发等工作上面。我在资本经营上的精力投入得比较少。

    多元化不忘专业化

    记者:当前茉织华的扩张能力日趋增强,那么公司如何看待平衡多元化与专业化的发展?

    李勤夫:茉织华在扩张发展的过程中,谨记在多元化的同时,不能忘记专业化。我们不会贸然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在对所投资行业以及企业的选择时,茉织华比较看重三个方面:高增长;能够自己管理;行业领先。

    记者:这种投资是否会为茉织华带来透支或赤字,使茉织华与一批国有或民营企业一样,依赖银行借款进行资本圈地?

    李勤夫:茉织华的投资布局是三、三、三的结构:三分之一是制造业的投资;三分之一是不断创新的投资,也就是自身主营通过招商引资,形成与合作伙伴的组合;还有三分之一是现金,在零负债基础上保持有三分之一的现金流,将使得我们随时可以立即出发,实现掉头或改行。我认为,企业价值体现就在于创新和现金流。记者 李彬 (上海证券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