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股暴跌,不破不立?

  作者:    日期:2003.08.25 09:39 http://www.stock2000.com.cn 中天网

    本周的B股走势被置于聚光灯下。周一上海B股率先放量暴跌,下跌幅度高达4.34%;当日深市B股还能奋力顶住压力。然而第二天,深圳B股终于迎来了空头的大面积反攻,大跌3.29%,成交量也成倍放大。本周三两地B股空军更是"联袂"出击,加速赶底。当天的沪市B股指数跌破100点大关,几乎回到了2001年2月底B股向境内个人投资者开放的利好井喷前"大底"位置。B股在政策的盛宴结束之后,终于回到了凋零的起点。

遭遇"突变"

    对于此次沪市B指的率先下挫,一位B股专家用了"突变"的字样。"下跌在意料之中,因为从技术走向看,B股指数面临压力。但没有想到,市场会以这么激烈的方式来进行。"之所以"突变"会率先发生在沪市B股上,是因为"沪市B指的泡沫相对深市要大,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他列举了一些指标,比如说相对深圳B股10多倍的市盈率,沪市B股的市盈率则高达30多倍。

    那么,可否把此番B股的下跌归因于质地不佳的沪市B股价值回归,从而拖累了走势始终强劲的深市B股呢?情况远不是那么简单。分析师提醒道,现在有种论调,认为沪市B股的下跌属于价值回归,而深圳B股的下跌则是"矫枉过正"。其实,这忽略了B股又特别是深圳B股所处背景的微妙变化:内地与香港经济往来的进一步密切,以及正在酝酿中的QDII细则。

资金撤退

   "很明显,B股市场的资金在撤退。"一位长期关注B股的分析师这样判断。他认为,蓝筹股的退热以及成交量的持续萎缩已说明内地市场的资金在撤退。沪深B股的下跌,无非是此种撤退的剧烈反映。造成资金撤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地股市的系统生存环境正在趋于恶化。

    恶化缘于政策的倾向。由于B股特别是深圳B股与香港市场的资金通道始终若明若暗的存在,而近来的一些政策动向,更是加强了资金"管道"的畅通。例如SARS 之后,为振兴香港经济,香港开放了内地个人游。据香港本地券商透露,近日在港开户的内地客户再次活跃,很多都是内地游客借来港旅游之便开设的账户,并投资于与A股有相当价差的红筹股。事实上,内地居民在香港开户非常简单,只需提交其身份证明文件,并存进带入港的现金就可以了。与这个趋势相映成趣的是,日前的香港红筹国企股迭创新高。在QDII提上议事日程的大背景下,出于对香港经济的扶持,不排除监管层对这类"民间资金"流动的管制也在悄然放松。虽然内地股市也有QFII、证券投资基金以及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资金来源的期待,但"流出的压力相对于流入的愿望而言,显然占了上风"。

    此外,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被认为是B股弱势的原因之一。由于高层日前对升值问题的表态已经由"绝对不升值"松动为"不大幅度升值",如果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用美元计价的沪市B股的盈利能力自然会打一个折扣。分析师笑称,用美元炒股如果盈利了10%,兑换成人民币后的盈利便会小于10%。虽然从目前看,这个折扣不会太大,但毕竟存在这样的预期,B股的下跌从逻辑上讲,与此仍有一定关联。

不破不立

    技术分析派认为,市场的变动包含了一切信息。如果从已经发生的一切去追溯可能的原因,往往会失之偏颇。因此,不管本周B股市场突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更重要的事情是,追问它未来的走向,并探讨它将对A股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

    专家认为,沪B股因为其自身质地欠佳,价值回归之路仍很漫长,不可轻易言底;而深B股却更多地受制于政策面可能的动向,如QDII细则的出台,以及深港两地的金融合作安排等。如果这些问题不明朗,深圳B股也难以根本性地走好。

    而B股此次的破位下跌对于A股市场的一个最大影响,可能是会促成市场的"最后一跌"。提出这种观点的市场人士分析道:"如今市场地量运行,股指则是阴跌不止,最大的症结在于人们对1400点区域的支撑期望太高了。持股的人时刻等待着反弹,绝不愿意此时出局,而股指恰恰又缺乏往上的动力。B股走出了破位行情,沪B甚至毫不迟疑地破掉100点重要关口,无非是告诉A股市场,没有什么重要的支撑位,只有打破僵持状态,才会见到新的天地。"

    的确,B股已经摆出了不破不立的架势。它的示范效应如果能传递给A股市场,让空方力量来一次痛快的宣泄,打破人们认为重要的技术关口,市场各方或许才能够重新达成一致,形成合力。若是如此,B股的先行破位,反倒具备了几分"革命性"的意义。(证券市场周刊 王立翊)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