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告看点何在

  作者: 韩万宁   日期:2003.02.28 09:26 http://www.stock2000.com.cn 中天网

    文章内容:

    三个“最”字显特点

    自1998年年报披露期间首次推出年度业绩预告制度以来,迄今已经延续了5年。比起往年,今年的年报业绩预告创下了三个“最”。

  首先,预测业绩的上市公司最多。业绩预告制度最初开始于1998年年报披露工作,当时大约只有八十家左右的上市公司发布了预亏公告,后来随着业绩预测制度的不断完善,2000年有86家公布预亏公告,2001年猛增至398家,而2002年有462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各种各样的业绩预测,为历年之最。

  其次,业绩预报类型最多。1998、1999和2000年年报的业绩预测,交易所只要求预计亏损的上市公司发布预亏公告,形式是临时公告。2001年报的披露,除预亏公告之外,交易所明确规定上市公司的年度业绩如果出现大幅上升或下降,也应及时发布业绩预警或提示性公告。对于2002年年报,在形式上除临时公告之外,还要求在三季报中对全年业绩作出预测,此外,交易所其间还特别发布了《关于加强ST公司风险警示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ST公司因此在岁末年初集中发布了业绩预测的临时公告,这也使得大部分ST公司至少发布了两次业绩预测公告,部分连亏两年而面临退市的公司甚至发布了三、四次业绩预告;在预告类型上,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测五花八门,种类繁多,除了预亏、预降、预盈、预增公告之外,预计业绩不确定、持平、未完成盈利预测等类型的公告穿插其间。

  第三,业绩预告持续时间最长。往年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通常从报告期的最后一个月即12月开始,陆续发布业绩预测。1998年和1999年都没有规定年报业绩预测公布的截止期限,上市公司只需在年报公布之前完成预测即可。2000年年报,交易所首次要求上市公司需在会计年度结束后的两个月内发布业绩预亏公告,即2月底之前;2001年年报,交易所则要求上市公司需在2001年结束后的30个交易日内公布预亏或预警公告,超期预亏的公司事后受到了交易所的公开谴责。而对于2002年的业绩预报,由于交易所规定上市公司需在第三季度报告中预测全年业绩,因此上市公司2002年度的业绩预报工作实际上从去年10月份即已开始,然而交易所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2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中并没有限定明确的预测截止时间,而只是给出了一个颇具弹性的“第一时间”或“立即”,所以,从理论上说,在4月底还可能有上市公司会在“第一时间”“立即”抛出业绩预测公告,只要这一行为是在年报披露之前即可。由此来看,2002年年报的业绩预报从去年10月份可以一直持续到2003年的4月份。预报时间创下了最长纪录。

  行业主冷暖 重阴定阴晴

  记者 韩万宁

  行业基本面影响业绩

  纵览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尽管行业情况并不是决定上市公司业绩的唯一因素,但在管理层日趋严格的监管、利润拼凑日渐困难的情况下,行业基本面的冷暖在主导上市公司业绩方面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预亏、预降的上市公司尽管几乎涉及所有行业,然而,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化工、零售、日用电器、造纸、纺织等传统行业的公司较多的出现了亏损和业绩大幅下滑。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整体性的行业环境恶化引起的。

  比较明显的如摩托车制造业,资料显示,尽管1000多万辆的年产销量使我国成为世界头号"摩托车大国",但绝非"摩托车强国",而在这之中,地方势力割据、生产经营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恶性竞争严重等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痼疾,受此影响,中国嘉陵、珠峰摩托、ST建摩、长春长铃纷纷告亏,ST轻骑迄今盈亏未定,而已经连亏两年的ST南摩、ST新大洲虽然将扭亏为盈,但主要是依靠资产重组和资产出售而实现的。家用电器、商业零售等上市公司的业绩亏损和下滑也多是行业恶性竞争所致。

  另一方面,身处朝阳行业的通信设备制造类上市公司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2002年颇有些风光不再的感觉。长江通信、烽火通信、兆维科技纷纷预计业绩下滑,东方通信、太光电信、宁通信B等更是将发生亏损。烽火通信在业绩预警公告中所称的"2002年度由于受电信重组及电信业务发展趋缓的影响,国内通信基础建设市场需求出现下降,造成市场竞争激烈",恐怕正是通信设备制造类公司风光不再的真实写照。

  反观工程机械制造业,由于国家持续的扩大内需发展战略,以及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高速公路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网改造等一批大型建设项目相继启动,有效拉动了对机械产品的需求。受此影响,该行业在近两年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整体走强势头,其中的常林股份、北方股份、厦工股份、桂柳工、山推股份等工程机械制造类上市公司纷纷预测业绩将大幅增长。

  同样由于行业的整体回暖而业绩向好的还有钢铁行业的马钢股份、宝钢股份和广钢股份,整车制造行业如长安汽车、福田汽车、厦门汽车、江铃汽车以及从事汽车上游的零部件生产的离合器、东风科技、湘火炬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行业内上市公司的业绩分化日趋明显。例如在水泥行业中,福建水泥预计将发生亏损,大同水泥、天水股份、牡丹江等公司预计业绩下滑,而同处该行业的新疆屯河、西水股份等公司却预测业绩将大幅上升。其余如房地产、化肥、农药等行业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业绩分化的情况。业内人士指出,在行业宏观基本面相同的情况下,内部公司的业绩分化除了地域差异等外部因素外,更多的可能还是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营销策划、市场开发等内部因素上。

  扭亏增盈还看资产重组

  与往年的一样,上市公司2002年的扭亏增盈工作还得在资产上做文章。要么早早的资产重组,要么年底突击卖点家当,如此,连年亏损的得以扭亏保牌,业绩难看的则可增利遮羞。

  资产重组仍是扭亏良药,对已经连续亏损两年的ST公司来说尤其奏效。ST南摩通过与控股股东之间的资产重组,剥离亏损源,并引入了新的主营业务航空发动机修理,培育出新的利润来源;ST龙建(原ST北特钢)2002年3月16日早早地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公司主营业务已由特殊钢的生产与销售变为公路桥梁的施工,实现了主营业务的彻底转轨,继中报盈利恢复上市之后,预计年报仍将盈利。其余如ST东北电、ST新城B、ST威达、ST汇源(原ST川长江)、ST佳纸、ST琼海德、ST中侨,以及非ST公司的通化金马等均通过资产重组而实现扭亏为盈。而ST盛润由于资产重组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2002年亏损,ST猴王同样由于资产置换未能完成而预亏。资产重组对部分公司来说,起到了决定盈亏的关键作用。

  小范围的股权、土地等的资产出售,也对部分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尽管管理层在2001年底出台的《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堵死了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扭亏的通道,但非关联的资产出售或"非关联化"后的资产出售对扭亏公司来说同样是屡试不爽。ST中燕之所以成功扭亏保牌,完全凭借了年底的两项资产溢价出售,中色建设也是因为转让包括ST鑫光在内的部分股权而扭亏。

  计提成为"双刃剑"

  2000年的四项计提成为大批上市公司亏损的借口,2001年的八项计提也是一部分亏损公司的理由。同样的计提在2002年却成了把"双刃剑",它在继续"提"亏上市公司的同时,也让个别上市公司通过冲回原有计提而扭亏为盈。

  昨日预亏的南华西就表示,公司亏损的重要原因是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收款项坏帐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三项合计金额1636万元,计入2002年度损益。ST龙科预计将出现自1997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原因就在于公司将对去年底剥离的钢铁资产计提近7000万元的减值准备。同样,环保股份在预亏公告中则称,由于承建沈阳南部污水处理厂所遗留的4.87亿应收款,有可能计提大量坏账准备金,因此可能导致亏损。福建水泥、江苏索普、广东甘化、广州浪奇等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也将计提准备金列为公司亏损或业绩下降的重要原因。

  但在另一方面,先前由于计提准备金回转也使部分公司从中受益。银泰股份就表示,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以及回转存货跌价准备冲减2002年管理费用将使公司净利润有50%以上的增长。东北某ST公司则由于大股东以现金偿还应收欠款,原来计提的坏帐准备也极有可能冲回,因此2002年将会扭亏为盈。

  税收变更不容小视

  由于有关行业性税收政策的调整和根据财政部财政部【财税〔2000〕99号】文规定,部分上市公司前几年享受的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在2002年纷纷取消,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因此而出现业绩滑坡。

  受此影响最为明显的当属白酒类上市公司。湘酒鬼、宁城老窖、兰陵陈香预计亏损,全兴股份、沱牌曲酒预警,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白酒消费税和公司所得税政策的调整。资料显示,国家酒类消费税政策从2001年5月1日起进行了重大调整,实行了"从价计税"与"从量计税"并举的消费税政策。除此之外,部分公司还同时从2002年1月1日起将不再享受先征33%后返18%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由此直接造成白酒类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大幅下滑。

  制糖类上市公司中,南宁糖业曾预计业绩将上升50%以上,但由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如减免的应纳所得税额超过50万元,须按规定逐级上报审批,而该公司现申请减免的应纳所得税额已超过50万元,上报的减免所得税额审批手续预计在2003年一季度才获得批复,今年实现的部分利润会在下年体现,因此公司预计业绩增长不会超过50%。预警的贵糖股份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此外,昌九生化由于2002年起不再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和尿素产品增值税全额退还政策而导致业绩下滑;抚顺特钢三季报预计业绩将大幅变动,其中所得税实际缴纳15%改为33%将影响净利润1188万元。而永安林业则表示,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林业优惠政策将有助于公司的业绩上涨。

  谨防ST公司退市风险

  有85家T公司(包括PT郑百文和今年被特别处理的ST一纺、ST藏明珠)公布了业绩预报,39家预计将发生亏损,其中有14家已经连亏两年,面临极大的退市风险。根据有关规定,如果这14家公司不能在2003年中报实现扭亏为盈,将会被终止上市。日前公布亏损年报的ST原宜已被暂停上市,这也在提醒投资者---谨防ST公司退市风险。对于这些公司来说,资产重组将是其扭亏保牌的唯一出路。

  另有10家ST公司迄今仍预计2002年度业绩不确定。投资者需注意去年中报之后恢复上市的ST生态和ST幸福,按照有关规定,如果该两家公司2002年度不能盈利,同样将被终止上市。

  预告变脸何其多

  沈东涛

  今年业绩预告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出尔反尔,大变其脸。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51家上市公司变更了业绩预测,其中有的公司甚至是多次变更,业绩预告的严肃性大打折扣。

  从“变脸”类型上看,主要有如下几种:

  越变越难看型。这种类型占了变脸预告的大部分。这一类型又可分为预警变预亏型,如湘酒鬼、中关村、中鲁B、珠峰摩托等;持平变预亏型,如小天鹅、丰乐种业等;调低盈利幅度型,如南宁糖业、湖北宜化、新希望等。

  越变越好看型。这一类型可分为预亏变预盈型,如大庆联谊、中视传媒等;

  不确定变预盈型,如ST琼海德、ST中华等;调高盈利幅度型,如赤天化、三毛派神等。

  表面来看,今年业绩预告出现大变脸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市场、政策、自然等外围环境的变化。如锦化氯碱在三季报中曾预计四季度不能扭转前三个季度形成的亏损,但由于产品市场价格回暖等因素的正面影响,其四季度业绩有较大幅度提升,公司预计将微盈。新希望三季报预计净利润将比上年同期增长50%以上,但由于四季度饲料主要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对公司利润造成一定影响,又重新预计2002年净利润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不能超过50%;南宁糖业则由于税收政策的变动而调低了业绩增长幅度。

  二是资产出售、股权转让等获取非经常损益的不确定性。ST中燕之所以由预亏转为预盈,主要依靠的是年底的两笔资产转让,又如中视传媒近期发布了2002年业绩由预亏调整为预盈的公告,原因之一就是七大剧目的版权交易在2002年底顺利完成。

  三是资产、债务重组进程不确定影响了业绩预测的准确性。面临退市和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的变脸预告多出于此。如ST猴王由于资产置换工作尚未完成,因此将原先的不确定预测调整为预亏。

  不过在深层次上,业绩预测频频变脸,还应考虑以下两点。

  客观上,2002年全年业绩预测时间过早。这一点可以从上市公司多是对三季报的业绩预测变脸得到印证。今年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从披露三季报时就要预测全年业绩,而实际上,在全年还剩四分之一时间的情况下,要想准确预测全年业绩的确有一定的难度。这一方面是在这期间内上市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年度业绩往往是考核上市公司“摘帽”、“戴帽”、暂停上市、终止上市、配股、增发等的硬指标,因此年底“突击造利”现象突出,上市公司业绩预测会随之经常变更。

  当然,在主观上,也不排除个别上市公司利用上述客观原因的存在,而故意变更业绩预测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可能。而且,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得掩盖在其下的主观故意变得更加堂而皇之。

  尽管业绩预测的变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原因,但如此众多的预告变脸,也还是不正常的。业绩预告的频频变脸一方面使得其本身的严肃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也却增加了上市公司业绩的不可捉摸性,扰乱了投资者的正常决策,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如此看来,对于此类变脸公告,管理层有必要采取措施加以制止。(中国证券报)


关闭窗口】 【今日全部财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