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投行拥挤中国

  作者: 贺志刚   日期:2001.10.26 13:16 http://www.stock2000.com.cn 中天网

    外资投行与中国市场的距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远。

    初秋的天气凉爽宜人,英国嘉诚集团(Cazenove)主席孟达威(David Mayhew)与香港嘉诚亚洲公司的几位合伙人来到北京,忙着拜访已有的和潜在的客户,忙着约见记者,表达这家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英国老牌投资银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嘉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823年,总部在英国伦敦,全球有1200多名员工,在纽约、东京、巴黎、香港等全球众多金融中心设有分支机构。其主要业务为投资银行和基金管理。孟达威来华前不久,嘉诚亚洲公司在北京正式设立了代表处。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嘉诚之前,外资投资银行在中国内地设立的代表处已经有56个。按照证监会公布的数字,截至今年6月份,外资投行在内地的办事处有40个(据说此数字很快就会被更改)。仅从数量上看,中国市场对这些国际性投资银行的吸引力已不言而喻。

    从时间上来说,嘉诚似乎有些姗姗来迟,尽管孟达威并不这样认为。选择中国即将加入WTO这样一个时机进入内地,显然是看到了更大的市场机会,这位谨慎的英国人感到不能再等下去了。

    实际上,和其他那些觊觎中国市场的国外投行一样,嘉诚集团很早就开始与中国企业合作。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联想控股、神州数码等公司海外或香港上市和募资过程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昨天我们拜访了联想集团柳传志先生,我们帮联想做过几次增发,与联想这样的中国企业保持长久而健康的关系是我们的宗旨。”嘉诚亚洲的一位合伙人说。

    那么,这些先在海外市场与中国企业接触,如今涌进内地市场的外资投行,在内地的业务做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嘉诚北京办事处目前只有3个人,主要工作是寻找项目,搜集信息,与其香港和海外机构联络。几乎所有外资投行在内地的办事处都以这样的方式开展工作,关键的销售和研究人员全部在香港。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接触到全球各地投资者的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说,设立办事处更多地具有象征意义,表达这些外资投行对中国市场前景的信心。当然,这并不表示,随着内地业务的蓬勃发展,这些外资投行的重心不会进一步倾斜进来。

    中国正在成为国外投行非常看好的一个市场。经济逐步开放、金融和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国企改革以及加入WTO等所带来的市场机会早就让它们垂涎三尺。而对于急于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这些国外投行熟悉国际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与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有着广泛和密切的联系,具有强大的全球配售能力,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无疑需要这样的合作伙伴。之前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几个案例中,一些早就盯住中国企业的国外投行已在其中赚了个盆满钵满。而在它们看来,更大的鱼还在后头。

    中国的投资银行市场变得越来越拥挤了。但是竞争的层次仍然分得很开:国内大大小小将近百家证券公司所能做的只是将国内企业包装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依托自己的营业部开展经纪业务;而国外的投资银行更为看好的是国内企业海外上市,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的融资规模让国内的投资银行看得眼馋不已。

    更为要命的是,这些国际性投资银行的市场切入策略明确,仍以嘉诚为例,嘉诚集团一直以来在国有企业民营化方面有丰富经验,在英国全部32项国企民营化项目中,它参与了28项,更在全球范围内参与了100多项民营化项目。在嘉诚看来,中国大型企业的民营化将是一个趋势,这或许是它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好切入点。据说,最近已经有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与嘉诚集团签订了协议,准备在其帮助下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国内企业与外资投行牵手的消息将不断出现。 

   

     


关闭窗口】 【今日全部财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