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投资析疑

  作者:中天财经    日期:2001.03.22 11:12 http://www.stock2000.com.cn 中天网

   所谓理性投资,是依据现代投资理论进行投资计划、投资选择与投资效果评估。

理性投资人们讲多了。没有一个人说它错,但很多人认为它太虚了,以至没有什么实用性。对理性投资理念的批评和怀疑主要有:

1)    理性投资会导致低收益;

2)    在中国庄股横行的时代,理性投资不合时宜;

3)    理性投资只对文化程度较高的白领阶层适用,对普罗大众则不适用。

4)    该理念只是一种理想,对现实中的投资行为没有什么指导意义;

下面,我们就上述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  理性投资不等于低收益

理性投资认为:人不可能永远战胜市场,投资证券市场不可能一夜暴富。理性投资鼓励人们建立合理的收益期望,并通过规范投资行为达至合理收益。记住:是“合理的收益”,而不是“低收益”。理性投资者所讲的合理收益根据投资组合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对投资股票市场的人来说,合理收益通常指股市大盘的收益。这一收益到底有多高?让我们看一些历史数据。

先看美国的情形。从1802年到1997年投资美国股市,100多年的时间里,年名义收益率(这里所指的收益率均为复合收益率)为8.4%,剔除通货膨胀影响后的实质收益率为7.0%。如果100多年时间太长的话,我们把上述时间分为三个阶段:1802~1870年,1871~192 5年,1926~1997年。第一阶段的名义收益率为7.1%,实质收益率为7.0%,第二阶段的名义收益率为7.2%,实质收益率为6.6%,第三阶段的名义收益率为10.6%,实质收益率为7.2%。如果几十年的时间还是过长,让我们再看看最近的情况,战后1946~1997年的名义收益率为12.2%,实质收益率为7.5%,最近18年(1982~1997年)的名义收益率为16.7%,实质收益率为12.8%(见下表):

表一:投资美国证券市场的年复合收益率

时期    名义收益率(%)    实质收益率(%)    

1802~1997    8.4    7.0    

1802~1870    7.1    7.0    

1871~1925    7.2    6.6    

1926~1997    10.6    7.2    

1946~1997    12.2    7.5    

1882~1997    16.7    12.8    

让我们看看中国的情况。中国的证券市场只有10年历史,从1991年到2000年,十年间上证指数的年名义收益率为32.1%,深证成指的年名义收益率为16.8%,如果我们消除这十年间每年5.8%通货膨胀(92~2000年数据)的影响,上证指数的年实质收益率为26.3%,深证成指的年实质收益率也达到11.0%,平均收益率达到18.7%。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美国这样有近两百年证券市场历史的国家,投资股市“合理”的年实质收益率大概是7%左右,而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投资股票市场的期望收益率可达到10%以上。

可别小看了这7%或10%。假设您今年25岁,有10万元的储蓄,到65岁退休,如果您把10万元的储蓄全部投入证券市场,在不追加任何投资的情况下,到您退休的那一天,如果年收益率达到7%,您的财富将增加到150万元,届时一年的收益可达到10.5万元;年收益率达到10%,您的财富将增加到453万元,届时一年的收益可达到45.3万元;请记住,这些财富已去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与今天的钱同样见用。如果您退休后每个月有8000多元甚至是4万元的收入,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由此可见,理性投资所倡导的合理收益,虽然不能令您暴富,却能让您在轻松愉快中享受富裕的人生。

二  理性投资同样适用于中国

不容否认,中国的股票市场还很不成熟,还有很多不合理性的地方。例如,部分上市公司管理不规范、公开数据可信度不高;部分投资品种的风险与收益不成比例(如抽新股),部分“庄家”有意操纵市场等等,使一些通常所说的理性分析工具,如基本面分析、风险回报分析等在中国股票市场好象作用不大。这一现象使到部分人士认为:理性投资只是西方成熟市场的“洋玩意”,在中国根本行不通。其实,这部分人并没有真正理解理性投资的精髓。理性投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普通投资者很难跑赢大市(很难获取比股市平均收益率高的收益),因此,应把大市的平均收益作为投资的合理目标。理性投资者设计了很多投资工具(如最简单,而又最常用的指数基金)帮助投资者达至跟上大市的目标。如果一个投资者从一开始就坚持把理性投资理念应用于中国市场,那么,他91年1月1日把10万元投入深圳证券市场,2000年12月31日就会变成47万元,如果投入上海证券市场,更会变成162万元。请大家回忆一下,您在十年中有没有赚那么多的钱?理性投资是否比您现在的投资方法收益更高?

三  理性投资能让普罗大众受惠

由于部分推崇理性投资的人士经常说一些专业词语,什么期望收益、方差、协方差、贝它值、夏普值等等,使很多普通投资者认为理性投资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其实,理性投资的基本原理适用于普罗大众。作为例子,我们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把他们分为激进投资者、中性投资者以及保守投资者三大类,看理性投资如何适用于每类投资者。

激进投资者:首先,理性投资理论会告诉他们:什么是合理的收益期望,以及采取激进投资手段可能遭到的损失。这样,在他们真正亏钱的时候至少减少了他们跳楼的机会。其次,理性投资理论还会告诉他们,什么投资品种(如选择高成长的小盘股、把资金全部投资到单个股票上面)符合他们的投资策略,这至少会增加他们达至自己投资目标的机会。

中性投资者:这部分投资者最容易接受理性投资。几种资产组合、几个指数基金可能就能满足他们大部分的需求。

保守投资者:通过分散投资能降低投资风险,通过某种固定风格的投资(如投资到高分红股)能增加现金收益,因此,理性投资理论也会收到这部分人的欢迎。

作为另一个例子,我们根据投资者的知识背景又把他们分为高素质投资者、中等素质投资者以及初等素质投资者三大类,看理性投资对每类投资者的适用性。

高素质投资者:他们受过高等教育,能理解期望收益、以贝它值衡量的投资风险等概念,对投资计划、投资效果评估等也不会抗拒,因此,他们完全有可能自己掌握理性投资的原理和方法,用于指导自己的投资行动。

中等素质投资者:他们能理解理性投资的基本原理,但让他们掌握诸如方差、协方差、贝它值、夏普值等概念比较困难。这时,我们不建议他们自己进行证券分析或投资效果评估,而应该在专业投资顾问或投资经纪人的辅导下完成这些任务。这样,他们的实际投资行为可以完全符合理性投资,但又无需花过多时间掌握过于复杂的理论。

初等素质投资者。他们很难理解理性投资。但他们知道要多赚钱、少亏钱,那么,用大量的故事告诉他们通过理性投资可以多赚钱、少亏钱,然后直接代其理财投资就行了。

由此可见,只要得到适当的指导,理性投资适用于大多数的投资者。

四  理性投资对投资行为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理性投资并不是一句空的口号,而是对投资行为的具体的规范。理性投资包含着如下众多的内容:

1)    理性地制订投资计划;

2)    理性地确定投资策略; 

3)    理性地确定投资风格;

4)    理性地进行投资效果评估。

先谈谈投资计划。投资当然是为了赚钱。但是,赚钱并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人生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一个有保障的美满的生活。而美满生活又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生阶段和一个个具体的生活事项所构成,例如,购房、结婚、生育、子女教育、父母赡养、休闲的退休生活等等。理性投资者会先确定一些人生目标,估算实现这些人生目标需要多少钱,计算按目前的储蓄以及预期的收入能否给这些目标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最后确定自己应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上述计划过程是非常实在的过程。

再谈谈投资策略。投资策略分为三个主要层次。第一层是风险承受策略:理性投资者必须明确自己能够承受多大的风险。人们习惯上把风险承受策略分为保守策略、适度保守策略、适度策略、适度激进策略以及激进策略,五种策略所承受的风险逐次提高。第二层是资产分配策略:理性投资者必须预先确定投资于现金、债券、股票等几种主要资产的比例。不同投资比例风险不同,收益也不同,要点是资产分配策略必须与风险承受策略相适应。第三层是追随与超越策略:投资者必须确定:自己应该把跟上大市作为投资目标(追随策略),还是以超越大市作为投资目标(超越策略)。理性投资要求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人生阶段、投资经验与投资知识等在众多的投资策略中选择一种,这绝对是实实在在的最优化决策过程。

现在谈谈投资风格。到底应采用被动型投资、还是主动型投资?在主动型投资中是采取趋势跟进战术,还是采用反趋势战术?每种投资风格有不同的收益和风险,理性投资要求投资者科学地评估各种投资风格可能的收益和风险,然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资风格,这也是实实在在的决策过程。

最后谈谈投资效果评估。投资者在计划阶段已经确立了自己的投资收益目标和投资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收益,实际操作行为与预定的投资策略有没有偏差?如果有偏差应该纠正投资行为还是修正投资策略?理性投资要求投资者对投资效果做定期的评估,以便及早发现问题,达至最好的投资效果,这也不是虚的东西。

当然,要真正实现理性投资必须有对现代金融投资理论的深入理解、有强大的证券研究力量做后台支撑、还要有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做支持。这一切对个人而言是很难做到的。但是,投资者完全可以把这些艰苦的工作留给投资顾问,而只去享受理性投资所带来的合理收益。在轻松愉快中享受富裕的人生不是更为写意吗?


关闭窗口】 【今日全部财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