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虚张声势?

  作者:    日期:2000.09.15 16:15 http://www.stock2000.com.cn 中天网

    展开并购甚至是频繁的并购,熟悉长虹的人都不会感到吃惊————对于手握大把现金、欲寻求产业转型的长虹来说,这是早晚的事,但是乍一出手便直取厦华,未免太骇人听闻。

    骇人之后是费解。浩浩荡荡的流言刮个不停,厦华老总郭则理却出言谨慎:“不知道。”也许意识到这样的回答让人想入非非,郭则理又补充说:“有本事长虹就公开说出来(是谁)嘛。”

    “厦华的评价是不公正的,”刘海中———长虹新闻发言人——反唇相讥:“我们有几十个亿的现金储备,有80个亿的银行授信额度。”刘海中说,之所以不便公开明言,是因为眼下还处于“高度机密中运作”。

    无论是长虹还是厦华,这样的回答显然无法令人满意————对旁观者来说,这是一个大有诱惑力的真伪问题————如此模棱两可的回答是否别有隐情?

    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底,两家确曾有过相对频繁的接触————围绕手机项目,探讨深度合作的可能性及运作方式。众所周知,长虹手头有大把银子,对手机项目深具爱心,却没有生产许可证;厦华的砝码是手中握有许可证,相比较而言,它的家底却算不上殷实。于是,有关部门从中撮合,两家坐在一起讨价还价。

    最后的结果是不欢而散,刘海中对这件事的解释是,长虹宣布告退,是因为对手机市场的心理预期不高。事实上长虹不仅有预期,而且预期很高————厦华内部人士透露说,长虹提出两大合作前提:一是一定要控股,二是把生产基地设在绵阳。这符合长虹一贯的强势作风,但这让厦华难以接受。于是各奔东西。

    时隔半年之后,关于两家之间的传闻再度风生水起。这一次长虹的胃口更大,目标直指整个厦华,而且是并购。成都商报有记者向厦华新闻发言人夏春喜证实,此言是“长虹集团规划投资部负责人亲口所言,决无半点虚假”。

    该负责人透露,所并购企业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一是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二是资产规模10个亿以上;三是著名的家电品牌;而厦华无疑是三者俱备————该负责人承认锁定的目标就是厦华。

    刘海中说,这些猜测(长虹认为是猜测)并非空穴来风,我们暂时不作评论,因为这并没有伤害到长虹的利益————顺理成章的理解就是,这些传闻在某种程度上还有益于长虹。

    并购有多少可能性?

    那么,它又在何种意义、何种层面上有益于长虹呢————如果消息属实,按照常规商业操作规范,最好的方式是封锁消息,保持零干扰运作;如果消息内容部分属实,则有偷梁换柱之嫌;如果子虚乌有,那么长虹又想干什么呢?

    近几年来中国彩电业大战此起彼伏,许多品种屡屡跌破成本线以下————按理说,在成本以下的价格战永远不会有赢家。但是,那些在价格战中伤痕累累的企业不仅没有退出,反而屡败屡战————过剩和落后的产能无法退出,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地方利益的分割。

    产能的过剩来自于重复建设,重复建设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指望着这些企业贡献税收、就业、GDP增长率。这些惯常的现象导致的结果是,如果本地企业在竞争中败北,地方政府扮演的多是挽狂澜于既倒的角色————避免企业破产(下岗问题)和被其他地方的企业收购(税收流失问题)。

    8月中旬爆发的大规模的价格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状。尤其是那些知名品牌,地方政府焉能把这块肥肉拱手让人?换句话说,长虹进行大规模并购的外部时机并未成熟。

    其次,长虹购并的方向还有可能是彩电业吗?“彩电联盟”与其说是保价,毋宁说是限产,或者说限产保价。正如年报所显示的,无论长虹还是康佳,均为库存所累。长虹的问题不是产能不够,而是销售力不够,技术含量不够。至于空调,长虹的产能远未得到完全的释放———关于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

    事实上,长虹的购并冲动不仅存在,而且非常强烈———需要指明的是,购并的主体应该是长虹电子集团而非长虹股份。自6月份长虹一分为二后,长虹电子老总袁邦伟手头握有大笔现金,直至今日仍未见大的动作,而袁邦伟的使命是为长虹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再造一个新长虹。

    放眼中国家电业,按照传言中的三大标准,眼下对长虹最想拿到手的恐怕就是厦华手机这块———假若它真的将目标圈定在家电业的话。

    因此,长虹这次购并“悬案”的较为合理的解析是:第一,长虹近期不可能跨区域整体性的并购一著名家电品牌;第二,长虹只能是剥离出一部分合作,而且这部分决不是彩电、空调、VCD;第三,袁邦伟不可能无所作为,如果近期内有“小”的购并消息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声东击西?

    以上结论仍然不能令人完全满意:倘若果真如此,长虹完全没有必要半遮半掩———要么全盘否认,要么干脆出面澄清。

    一位业界人士认为,长虹之所以如此虚张声势,实际上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转移公众注意力,使之与飞利浦的合作顺利实现软着陆。

    就在近日,飞利浦高层首次公开承认,欧盟反倾销“可能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在彩电和照明领域,飞利浦均在反倾销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据长虹内部人士透露,双方合作之所以一拖再拖,与此关系甚大———管理层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长虹自然希望,此事最好不要过于招摇。

    问题是这宗交易额高达30亿元以上的合作,不可能像掉在水里一样,无声无息,无论何时宣布乃至何种方式宣布,都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想来长虹还不至于笨拙到这般田地,放些迷雾就可以瞒天过海。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种解释倒更加合乎情理:家电的销售旺季即将来临,这些满街乱飞的并购传闻,使长虹看起来何等生猛!不置可否甚至暗中鼓励或纵容这些传闻,至少在市场层面上有益于长虹。

    (《南方周末》 2000年9月15日)


关闭窗口】 【今日全部财经信息